时间:2016.11.27
天气:小雨转多云
参与者:易小熊与文院值班熊
地点:集美阿尔勒摄影展馆
出发之前,激动不已,我们准备好了!
透过厦门几日的雨雾,2016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隐约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每一组展览,每一个主题都变成一次欲扬先抑的激励。(其实是写满一脸的看不懂)
进入场馆后给小熊的第一感觉是:好像很高端的样子,不过这……小熊全程赞叹,全程强行装着很懂的样子,慢慢的走来走去……没办hua啊!
“庞然无声”展场(无界影像单元)
下面就让博学多识的易小熊我来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讲解,仔细听啊!
在沈宸策展的“庞然无声”(Profound Silence)展厅里,“宇宙”这一装满谜团的大箱子变成了尺寸可变的任意门,门中涌出的是属于艺术家自身经验或者幻想的次生小宇宙,它们成型于创作者自己设置的命题和解题规则中。观看者自然无法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确切的宇宙,却依然能从各种细微之处感受到这庞然巨物赠予我们的无限可能性。这些被具象化的作品告诉了我们,用地表景观来还原月球表面的峰峦沟壑,实际上跟我们在纸上用黄色五角星重建天幕之上的繁星无甚差别: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构建出认知宇宙的真理体系,但我们有权以自己的方式将某种极为私人化的想象塑造成为实体。为什么非要“搞懂”呢?当我们用手机拍下夜幕中的超级月亮,便已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了跟“未知”的对话,这难道不值得开心吗?
“虚构叙事的转向”展场
在何伊宁策展的“虚构叙事的转向”(A Fictional Narrative Turn)展场里,观众也有理由放慢脚步。引起好奇的不只是对于“这些真实存在吗”的疑问,更重要是在于,展览强调着虚构生成的事实基础,希望引导观看者停下来思考眼之所见、半架空的“实”与它的事实基础之间到底是怎样关联起来的。另一方面,观众可以借助作品中除照片之外的其他媒介(档案、现成品、装置、小说、信件等)参与解谜,在其间寻找作者埋藏下的蛛丝马迹,这种建立在“见伪求真”之上的互动性想要告诉观看者:摄影(照片)的证据性必然是相对的,无法背负“确认”之责;它更应该是一种线索,指引或辅佐使用者去抵达每个人愿意认可的真相。
“地方摄影”展场
除唐潮外,梁半、李郁&刘波、刘呗宁等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艺术家,以及萨拉·茨维纳尔(Sara Cwynar)、贝尼·比肖夫(Beni Bishof)、陈抱阳、王天行等多位艺术家都凭借各自作品探索了影像在摄取与制作、运行、控制、展示、归纳、解读等多种层面的可能性。这些作品的共性在于,它们都跳出了摄影图像狭义的审美规则,也没有停留在拒绝阐释与沟通的极端个人私体验里沾沾自喜。这种共性意味着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有着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更加个人化的规划设计,以此衍生出将熟悉转为陌生的戏谑,将见怪不怪的“日常”化作令人如鲠在喉的“庸常”。
三影堂摄影中心
面对这一幅幅表达作者观点及思想的摄影,我们只能从每张照片的细节去寻找那丝丝共鸣!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下称“摄影季”)始于2015年,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办人荣荣以及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主席萨姆·斯道兹(Sam Stourdzé)共同发起,并担任联合总监。
2016年,“摄影季”已于11月20日再度开幕,并在为期7天的开幕周内策划展览、行为表演、声音表演、圆桌论坛、放映、摄影书集、专家见面会等丰富活动。开幕周的活动同时亮相集美市民中心主展馆及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摄影季”意图联动多个镶嵌于城市内部的艺文空间,以多样的艺术形态渗透城市生活,打造全城联动的“摄影季”活动。
2016年度“摄影季”的主要展览单元包括:阿尔勒年度项目、“集美·阿尔勒”发现奖、亚洲影汇、蜷川实花个展、影史回眸、在地行动、藏家故事、无界影像、摄影书集、专家见面会、影像研讨会、影像放映会等。涵盖来自逾10个国家和地区、100位国内外艺术家以及超过千余件艺术作品。
本届“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最终得主是刘思麟,梁半、唐潮、游莉则获得集美·阿尔勒提名奖。摄影季展览持续到12月19日。
对于这次摄影展,小熊和大家与阿尔勒四目相对,不仅以此为契机增进了部门的关系,也收获了一点点的艺术熏染,对于部门今后的发展增添了更持久的动力!
拒绝闲逛,易小熊宣布这次出游活动圆满成功,很开心又与大家一起玩,一起开心!
网页链接:http://www.yiban.cn/forum/article/show/channel_id/30357/puid/5000193/article_id/17123292/group_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