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男,1948 年 11 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66 年高中毕业1968 年作为“知青”下乡。1977 年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79 年考取吉林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1982 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历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华侨大学特聘教授、现任集美大学讲座教授。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以及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在中国美学、文艺学领域有重大影响,成为中国当代“后实践美学”学派的代表。
专著
1.《审美意识系统》,花城出版社,1986年;
2.《系统美学》(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
3.《艺术符号与解释》(国家重点项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4.《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5.《人文综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
6.《艺术文化学》,长春出版社,1992年;
7.《走出迂回——中国文化转型》,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5年;
8.《生存与超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9.《百年文心——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11.《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文学概论》(第一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3.《美学》(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文学理论新编》(国家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走向后实践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16.《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三联书店,2009年;
17.《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8.《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人民出版社,2015年;
19.《中华美学概论》(国家重点项目),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年(即将出版)。
论文
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新华文摘》等刊物上
发表论文近三百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5篇。近五年(2010-2015),在核心刊
物上发表了58篇论文;依据集美大学刊物分类标准,发表在一类刊物上的有:
1.“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审美与主体间性的“越界”——关于主体间性若干问题的争议与讨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审美超越辨正——兼答赵晓芳《后实践美学与审美意识形态》一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4.老舍创作的多向性——现实主义、启蒙主义与革命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5.现代性空间与审美乌托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6.存在显现难题与海德格尔的审美主义转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论现代美学的重建——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8.存在的原初确立:缺席现象学与推定存在论,哲学动态;
9.从此在到本有——海德格尔从生存论到存在论的转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10.现象学的未完成性与审美现象学的建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1.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空间性,中山大学学报;
12.论美是第一哲学,中山大学学报。
课题
完成国家、教育部和省级课题、重点课题多项,主要有:
1.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个子项目。
2.海南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
3.福建省社科项目2项。
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5.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项目1项。
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7.国家重点项目1项。
8.目前正在完成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史”。
获奖情况
国家级奖1项
中国大学图书奖二等奖1项;
广东省优秀图书一等奖1项;
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福建省社科二等奖3项(第6,8,10届),三等奖2项(第5,9届)。
厦门市一等奖3项(第5,8,9次),二等奖1项(第7次)。